跳入淮河的李彦先
2015/11/14 14:26:43 作者:陈伯新 阅读:5311 评论:条
在大宋政权南退的楚州保卫战中,爱国将领赵立誓保楚州城,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英雄故事流芳千古。其实在那场战斗中,李彦先率部在淮河中与金军殊死搏斗,全军覆灭后,投河自尽,以身殉国也一样永载史册。
新任皇帝高宗赵构带领部分臣民一路南逃过江后,想以长江为界,与金人分治,并将抵御金军天然屏障淮河岸边的楚州城(今淮安区)交给徐州观察使、泗州涟水军镇抚使兼知楚州的赵立。建炎四年(1130年)初,赵立率楚州城里军民英勇抵抗,金军将领完颜昌无法攻城。于是找完颜宗弼(女真名兀术)协商,二人决定联手攻打楚州。楚州战事告急,竟没有将领肯去支援。朝廷反复商议,才派刘光世出兵,命岳飞、郭仲成、王林、李彦先等部统归刘光世,解救楚州。
李彦先,鲁南人,当时属海州。早年爱习武,逐渐成为地方绿林头领,具有忠君思想,归入宋军后,一直在海州境内活动。他治军有方,金军南下从海路走,经过海州时损失惨重。故后来绕道南下,不走海州。李彦先已官升至海州、淮阳军镇抚使、兼海州知州。
李彦先曾与赵立“刺背为义兄弟”。听说义兄赵立危急,接到援助命令,他不顾个人安危,从海州率三千将士水陆并进,沿淮河逆上到达楚州城北的北神镇。本来宋军炸掉黄河想堵住金军南下的,没想到黄河决口害了自己。黄水飞奔南下,侵占淮河河道,使淮河流域灾情倍增。加之,运河里的长江水流袭来在末口与黄淮交汇,使得末口地段汪洋一片,水流湍急,逐浪排空,险象环生。舟船无法停泊,前后晃动,来回摇摆。岸上的金军采取囚笼政策,不让李彦先军队登陆。
九月中旬,赵立被金军炮石击中头颅身亡。下旬,群龙无首,寡不敌众,楚州城彻底沦陷。
在金军攻打楚州城期间,李彦先先后三次组织部队强行登陆,都被金军居高临下的优势击退。金军万箭齐射,轰击炮石,使李彦先部队有一定损失,他们只能待在船舶上,等待时机,冲上河岸,解救赵立。由于他们临来时,军饷准备不足,将士忍饥挨饿,偶尔弄点河里的蒲草充饥,搞点水草、鱼虾当饭。
就在他们等待中,得到楚州城被突破,赵立战死的噩耗后,全军将士沉浸在极其悲痛的氛围中,士气大落。李彦先就在船上为赵立举行了简短的吊唁仪式,并誓师动员,报仇雪恨,决一死战。
攻克楚州城后的第四天,完颜昌带着六千精兵迅速转战北神镇,与李彦先不足三千的将士打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水上拼杀仗。由于实力的相差,与水势的凶险,士气的低落,李彦先军队始终处于下风。但在淮水中,他们不甘示弱,敢打敢拼,用船对船相撞的方式与金军同归于尽。船沉了,他们在水下与金兵抱着搏杀。结果金军损失三千五,李彦先部队也所剩无几。李彦先部队被彻底击垮后,完颜昌集中船只包围李彦先的主座船。李彦先全家表示不当亡国奴,不做投降派,抱着一团,全部跳入淮水,壮烈殉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