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暨南大学教授、当代语言学家 詹伯慧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语言、方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语言、方言已经成为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构成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条件。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教育和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许多小语言、小方言正在急剧萎缩甚至消亡。及时记录和保存语言、方言(尤其是那些弱势甚至濒危的语言、方言)资料,抢救、保护民族语言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学术界一项迫在眉睫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国际关注的热点之一。
暨南大学教授詹伯慧表示,方言和普通话不存在矛盾,应该“推广普通话,保留方言”。
詹伯慧认为,用“保护”一词来表述方言的生存现状并不妥当。“要用‘保留’、‘保存’。普通话是一定要推广的———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民族,这么多的方言,如果没有一种共通的语言怎么办?但是方言要保留,它的作用不能低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地区的文化要靠方言把它传承下来。”
同时,詹伯慧表示,不赞成学校以强制方式推行普通话,家长在家里应该鼓励孩子多讲方言,“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宣传语言、公共场合用的语言,是必要的。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一个很好的阵地,但不该用强制。回到家里,也提倡家长多和孩子说方言。如果老师告诉孩子回到家也不要说方言,要坚持说普通话,那是不对的。对语言的态度应该是‘推广一种,保留多种;多种并用,有主有从’。从全国范围来说,是要推广普通话;但就地区而言,还应该保留自己的方言。”
前些天,广州地铁取消粤语报站的“乌龙”事件引发全民大争议,在市民抗议声中,地铁公司发表声明称不会取消粤语报站。对此,詹伯慧表示,粤语报站不应取消。“广州这个地方要有方言的气息。要是不懂英语又不懂普通话的老人家,上了地铁该怎么办呢?不能说不给人家服务吧。”
谈及方言留存问题,詹伯慧认为,方言应该与地方戏曲、小调等共同留存。大力发扬地方戏曲、小调,实际上也就同时推广了方言。有人曾经提出广东话“申遗”一事,詹伯慧认为,应该将整个粤语文化申遗,包括粤曲和粤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