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廷珍与龙窝巷
2015/10/29 10:43:10 作者:杨海林 阅读:7296 评论:条
淮安区历史名人中流传下有趣故事比较多的可能首推汪廷珍了,这个官至礼部尚书的大学士因为出身低微,而人(官)品、才学又都不同流俗,所以尤为人津津乐道,似也在情理之中。
1988年《淮阴市地名资料汇编》收录了陈民牛先生采录的一则民间故事,从中亦能看出老百姓对这个传奇人物的爱戴。
据说过去位于淮安区的漕运西院里有一口井,此井历时千年而长久不竭,更奇怪的是在黑夜里都是波光粼粼灿若云霞。
有人说此井直通东海,如果某时大旱,对井祈祷,则东海龙王必能得到信息前来相救。
一日有个游方和尚说东海中有一条恶龙为躲避惩罚将从东海逃进此井,待它从井中出时必然涂炭淮安百姓。
于是百姓惊惶:那怎么办,用大石头将井封了?
可是区区一石对恶龙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恶龙出来,可是要兴风作浪,淹了整个淮安城的呀!
游方和尚说:“要将恶龙镇,须得汪廷珍。”
人们一打听,哈,汪廷珍那时候还是个小屁孩。
到了中午,那口千年古井里开始波涛涌动、云烟滚滚,已经能隐隐看见恶龙的两只角了。
人们在井口盖上大石,没用。把汪廷珍抱到这块大石上。咦,风平浪静了。
据说这口井到现在仍然存在,上面盖着的石板上刻有汪廷珍的像,不过被人建到屋子里去了。
这个传说我一直怀疑它的可靠性,觉得很可能出于文人的杜撰而被陈先生不小心收录。
实际上,这个传说的母本来自于无支祁的传说,而无支祁这个传说的地点也在淮安区。
说的是淮安西门有个龙兴寺,寺中只有一老一小两个和尚,有一日老和尚出门,嘱小和尚不要把井口的石板揭下来。
小和尚还是个孩子,好奇心很重,越是不让他揭,他越想揭。
于是真揭开来了。
井中锁着的无支祁趁机逃脱,淹了泗州城。
事实上,明朝正德年间的《淮安府志》上已经有了龙窝巷的记载,无支祁的形象在上古神话中就已经有了雏形,它在江淮地区的民间生根发芽是意料中的事情,我估计这个传说在汪廷珍诞生时就已经成熟并流传开来。
|